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荀彧饮药 南宋 · 金朋说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管仲尊周昔相桓,当年文若曹瞒
匡朝宁国言虽正,始比高光孰发端。
谏用兵疏 唐末至前蜀 · 冯涓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八十九
古之用兵。
非以逞威暴而肆杀戮。
盖以安民为先。
丰财为本。
汤武无忿怒之师。
高光有鱼水之士。
故能应天顺人。
吊民伐罪。
今自土德云衰。
朱梁逞虐。
雍都洛邑
尽是荆榛。
江南山东
各有割据。
斗力则人各有力。
用兵则人各有兵。
陛下欲以一方之强。
举万全之策。
臣恐陛下之忧。
不在于秦雍。
而在于肘腋之下也。
晋纪论晋武帝革命 东晋 · 干宝
 出处:全晋文、文选卷四十九
史臣曰:帝王之兴,必俟天命,苟有代谢,非人事也。
文质异时,兴建不同,故古之有天下者,柏皇栗陆以前,为而不有,应而不求,执大象也。
鸿黄世及,以一民也。
尧舜内禅,体文德也。
汉魏外禅,顺大名也。
汤武革命,应天人也。
高光争伐,定功业也。
各因其运而天下随时,随时之义大矣哉!
古者敬其事则命以始,今帝王受命而用其终,岂人事乎?
其天意乎?
庭诰 南朝宋 · 颜延之
 出处:全宋文卷三十六
庭诰》者,施于闺庭之内,谓不远也。
吾年居秋方,虑先草木,故遽以未闻,诰尔在庭。
若立履之方,规鉴之明,已列通人之规,不复续论。
今所载咸其素蓄,本乎性灵,而致之心用。
选言务一,不尚烦密,而至于备议者,盖以网诸情非。
古语曰,得鸟者罗之一目,而一目之罗,无时得鸟矣。
此其积意之方。
道者识之公,情者德之私。
公通,可以使神明加响;
私塞,不能令妻子移心。
是以昔之善为士者,必捐情反道,令公屏私。
寻尺之身,而以天地为心;
数纪之寿,常以金石为量。
观夫古先垂戒,长老馀论,虽用细制,每以不朽见铭,缮筑末迹,咸以可久承志。
况树德立义,收族长家,而不思经远乎。
曰身行不足,遗之后人,欲求子孝「必先慈(《御览》五百九十三作必先为慈。)」。
将责弟悌务为友(《御览》四百十六五百九十三作「务念为友」。)
虽孝不待慈,而慈固(《御览》五百九十三作能。)植孝,悌非期友,而友亦立悌。
夫和之不备,或应以不和;
犹信不足焉,必有不信(《御览》作「犹信之不足必应以不信。」)
傥知恩意相生,情理相出,可使家参、柴,人皆由、损。
夫内居德本,外夷民誉,言高一世,处之逾嘿,器重一时,体之滋冲,不以所能干众,不以所长议物,渊泰入道,与天为人者,士之上也。
若不能遗声,欲人出己,知柄在虚求,不可校得,敬慕谦通,畏避矜踞,思广监择,从其远猷,文理精出,而言称未达,论问宣茂,而不以居身,此其亚也。
若乃闻实之为贵,以辩画所克,见声之取荣,谓争夺可获,言不出于户牖,自以为道义久立,才未信于仆妾,而曰我有以过人,于是感苟锐之志,驰倾觖之望,岂悟已挂有识之裁,入修家之诚乎。
记所云「千人所指,无病自死」者也。
行近于此者,吾不愿闻之矣。
凡有知能,预有文论,若不练之庶士,校之群言,通才所归,前流所与,焉得以成名乎
若呻吟于墙室之内,喧嚣于党辈之间,窃议以迷寡闻,妲语以敌要说,是短算所出,而非长见所上。
适值尊朋临座,稠览博论,而言不入于高听,人见弃于众视,则慌若迷途失偶,黡如深夜撤烛,衔声茹气,腆嘿而归,岂识向之夸慢,只足以成今之沮丧邪。
此固少壮之废,尔其戒之。
夫以怨诽为心者,未有达无心救得丧,多见诮耳。
此盖臧获之为,岂识量之为事哉。
是以德声令气,愈上每高,忿言怼讥,每下愈发。
有尚于君子者,宁可不务勉邪。
虽曰恒人,情不能素尽,故当以远理胜之,么算除之,岂可不务自异,而取陷庸品乎。
富厚贫薄,事之悬也。
以富厚之身,亲贫薄之人,非可一时同处。
然昔有守之无怨,安之不闷者,盖有理存焉。
夫既有富厚,必有贫薄,岂其证然,时乃天道。
若人皆厚富,是理无贫薄。
然乎?
必不然也。
若谓富厚在我,则宜贫薄在人。
可乎?
又不可矣。
道在不然,义在不可,而横意去就,谬生希幸,以为未达至分。
蚕温农饱,民生之本,躬稼难就,止以仆役为资,当施其情愿,庀其衣食,定其当治,递其优剧,出之休飨,后之捶责,虽有劝恤之勤,而无沾曝之苦。
务前公税,以远吏让,无急傍费,以息流议,量时发敛,视岁穰俭,省赡以奉己,损散以及人,此用天之善,御生之得也。
率下多方,见情为上,立长多术,晦明为懿。
虽及仆妾,情见则事通,虽在畎亩,明晦则功博。
若夺其当然,役其烦务,使威烈雷霆,犹不禁其欲,虽弃其大用,穷其细瑕,或明灼日月,将不胜其邪。
故曰:「孱焉则差,的焉则暗」。
是以礼道尚优,法意从刻。
优则人自为厚,刻则物相为薄。
耕收诚鄙,此用不忒,所谓野陋而不以居心也。
含生之氓,同祖一气,等级相倾,遂成差品,遂使业习移其天识,世服没其性灵。
至夫愿欲情嗜,宜无间殊,或役人而养给,然是非大意,不可侮也。
隅奥有灶,齐侯蔑寒,犬马有秩,管、燕轻饥。
若能服温厚而知穿弊之苦,明周之德,厌滋旨而识寡嗛之急,仁恕之功。
岂与夫比肌肤于草石,方手足于飞走者,同其意用哉。
罚慎其滥,惠戒其偏。
罚滥则无以为罚,惠偏则不如无惠。
虽尔眇末,犹扁庸保之上,事思反己,动类念物,则其情得,而人心塞矣。
忭博蒲塞,会众之事,谐调哂谑,适坐之方,然失敬致悔,皆此之由。
方其克瞻,弥丧端俨,况遭非鄙,虑将丑折。
岂若拒其容而简其事,静其气而远其意,使言必诤厌,宾友清耳,笑不倾抚,左右悦目。
非鄙无因而生,侵侮何从而入,此亦持德之管龠,尔其谨哉。
嫌惑疑心,诚亦难分,岂唯厚貌蔽智之明,深情怯刚之断而已哉。
必使猜怨愚览,则频笑入戾,期变犬马,则步顾成妖。
况动容窃斧,束装盗金,又何足论。
是以前王作典,明慎议狱,而僭滥易意;
朱公论璧,光泽相如,而倍薄异价。
此言虽大,可以戒小。
游道虽广,交义为长。
得在可久,失在轻绝。
久由相敬,绝由相狎。
爱之勿劳,当扶其正性,忠而勿诲,必藏其枉情
辅以艺业,会以文辞,使亲不可亵,疏不可间,每存大德,无挟小怨。
率此往也,足以相终。
酒酌之设,可乐而不可嗜,嗜而非病者希,病而遂眚者几。
既眚既病,将蔑其正。
若存其正性,纾其妄发,其唯善戒乎。
声乐之会,可简而不可违,违而不背者鲜矣,背而非弊者反矣,既弊既背,将受其毁。
必能通其碍而节其流,意可为和中矣。
善施者唯(《御览》四百七十七作「岂唯」。)发自人心,乃出天则。
与不待积,取无谋实,并散千金,诚不可能。
赡人之急,虽乏必先,使施如王丹,受如杜林,亦可与言交矣。
浮华怪饰,灭质之具,奇服丽食,弃素之方。
动人劝慕,倾人顾盼,可以远识夺,难用近欲从。
若睹其淫怪,知生之无心,为见奇丽,能致诸非务,则不抑自贵,不禁自止。
夫数相者,必有之征,既闻之术人,又验之吾身,理可得而论也。
人者兆气二德,禀体五常
二德有奇偶,五常有胜杀,及其为人,宁无叶珍。
亦犹生有好丑,死有夭寿,人皆知其悬天,至于丁年乖遇,中身迂合者,岂可易地哉。
是以君子道命愈难,识道愈坚。
古人耻以身为溪壑者,屏欲之谓也。
欲者,性之烦浊,气之蒿蒸,故其为害,则熏心智,耗真情,伤人和,犯天性。
虽生必有之,而生之德,犹火含烟而烟妨火,怀蠹而蠹残
然则火胜则烟灭(《御览》八百七十一作「烟胜则火灭」。)
蠹壮则桂折。
故性明者欲简,嗜繁者气昏,去明即昏,难以生矣。
建言所黜,儒道众智,发论是除。
然有之者不患误深,故药之者恒苦术浅,所以毁道多而义寡。
顿尽诚难,每指可易,能易每指,亦明之末。
廉嗜之性不同,故畏慕之情或异,从事于人者,无一人我之心,不以己之所善谋人,为有明矣。
不以人之所务失我,能有守矣。
己所谓然,而彼定不然,弈棋之蔽,悦彼之可,而忘我不可,学颦之蔽。
将求去蔽者,念通怍介而已。
流言谤议,有道所不免,况在阙薄,难用算防。
接应之方,言必出己。
或信不素积,嫌间所袭,或性不和物,尤怨所聚,有一于此,何处逃毁。
苟能反悔在我,而无责于人,必有达鉴,昭其情远,识迹其事。
日省吾躬,月料吾志,宽嘿以居,洁静以期,神道必在,何恤人言。
谚曰,富则盛,贫则病矣(《艺文类聚》三十五《初学记》十八作「甚矣」。)
贫之为病也,不为形色粗黡,或亦神心沮废
岂但交友疏弃,必有家人诮让。
廉深远识者,何能不移其植(《艺文类聚》作「非廉洁深识者,何能不交移其植,《初学记》作其澡」。)
故欲蠲忧患,莫若怀古。
怀古之志,当自同古人,见通则忧浅,意远则怨浮(《艺文类聚》《初学记》作「见深则忧浅,识远则患浮」。)
(《艺文类聚》《初学记》作「昔有」。)琴歌于编蓬之中者,用此道也。
夫信不逆彰,义必幽隐,交赖相尽,明有相照。
一面见旨,则情固丘岳,一言中志,则意入渊泉
以此事上,水火可蹈,以此托友,金石可弊,岂待充其荣实,乃将议报,厚之篚筐,然后图终。
如或与立,茂思无忽。
禄利者受之易,易则人之所荣,蚕穑者就之艰,艰则物之所鄙。
艰易既有勤倦之情,荣鄙又间向背之意,此二途所为反也。
以劳定国,以功施人,则役徒属而擅丰丽,自埋于民,自事其生,则督妻子而趋耕织。
必使陵侮不作,悬企不萌,所谓贤鄙处宜,华野同泰。
人以有惜为质,非假严刑,有恒为德,不慕厚贵。
有惜者以理葬,有恒者与物终,世有位去则情尽,斯无惜矣。
又有务谢则心移,斯不恒矣。
又非徒若此而已,或见人休事,则勤蕲结纳,及闻否论,则处彰离贰,附会以从风,隐窃以成衅,朝吐面誉,暮行背毁,昔同稽款,今犹叛戾,斯为甚矣。
又非唯若此而已,或凭人惠训,藉人成立,与人馀论,依人扬声,曲存禀仰,甘赴尘轨。
衰没畏远,忌闻影迹,又蒙蔽其善,毁之无度,心短彼能,私树己拙,自崇恒辈,罔顾高识,有人至此,实蠹大伦。
每思防避,无通闾伍
睹惊异之事,或涉流传,遭卒迫之变,反思安顺
若异从己发,将尸谤人,迫而又迕,愈使失度。
能夷异如裴楷,处逼如裴遐,可称深士乎。
喜怒者有性所不能无,常起于褊量,而止于弘识。
然喜过则不重,怒过则不威,能以恬漠(《御览》五百九十三作「恬淡」。)为体,宽愉为器者,则为(《御览》下有「美矣」二字。)大喜荡心,微抑则定,甚怒烦性,小忍即歇(《御览》下有故字。故)
动无愆容,举无失度,则物将自悬,人将自止。
习之所变亦大矣,岂惟蒸性染身,乃将移智易虑。
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芷兰之室,久而不知其芬」。
与之化矣。
「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欠而不知其臭」,与之变矣。
是以古人慎所与处。
唯夫金真玉粹者,乃能尽(《艺文类聚》二十三作处)而不污尔。
故曰:「丹可灭而不能使无赤,石可毁而不能使无坚」。
苟无丹石之性,必慎浸染之由。
能以怀道为念,必存从理之心。
道可怀而理可从,则不议贫,议所乐耳。
或云:「贫何由乐」?
此未求道意。
道者,瞻富贵同贫贱,理固得而齐。
自我丧之,未为通议,苟议不丧,夫何不乐。
或曰,温饱之贵,所以荣生,饥寒在躬,空曰从道,取诸其身,将非笃论,此又通理所用。
凡生之具,岂间定实,或以膏腴夭性,有以菽藿登年
中散云,所足在内,不由于外。
是以称体而食,贫岁愈嗛,量腹而炊,丰家馀食,非粒实息耗,意有盈虚尔。
况心得复劣,身获仁富,明白入素,气志如神,虽十旬九饭,不能令饥,业席三属,不能为寒。
岂不信然。
且以己为度者,无以自通彼量,浑四游而斡五纬,天道弘也。
振河海而载山川,地道厚也。
一情纪而合流贯,人灵茂也。
昔之通乎此数者,不为剖判之行,必广其风度,无挟私殊,博其交道,靡怀曲异。
故望尘请友,则义士轻身,一遇拜亲,则仁人投分。
此伦序通允,礼俗平一,上获其用,下得其和。
世务虽移,前休未远,人之适主,吾将反本。
夫人之生,暂有心识,幼壮骤过,哀耗骛及,其间夭郁,既难胜言,假获存遂,又云无几。
柔丽之身,亟委土木,刚清之才,遽为丘壤,回遑顾慕,虽数纪之中尔。
以此持荣,曾不可留,以此服道,亦何能平。
进退我生,游观所达,得贵为人,将在含理。
含理之贵,惟神与交,幸有心灵,义无自恶,偶信天德,逝不上惭。
欲使人沈来化,志符往哲,勿谓是赊,日凿斯密。
著通此意,吾将忘老,如曰不然,其谁与归。
偶怀所撰,略布众条,若备举情见,顾未书一。
赡身之经,别在田家节政;
奉终之纪,自著燕居毕义(《宋书·颜延之传》,又略见《艺文类聚》二十三,又三十五,《初学记》十八,《御览》四百十六,又四百七十七,又五百九十三,又八百七十一。)
司空安成康王碑铭 南梁 · 刘孝绰
 出处:全梁文卷六十
昔者重华文命,并胄高阳之苗;
丰邑舂陵,俱纂帝尧之绪。
而虞夏革运,姚姒之姓巳分;
高光再兴,大汉之名无改。
如我皇家,梁齐代建,异文叔之绍开,起自王族,非伯禹之更姓。
公则本枝别干,诞自河岳,五百之期,实膺命世,卜商有问,是谓色难,承志望颜,在公斯易。
至如文琰之对食馀,幼权之言爵里,卫子之朗月映山,杜生之凝脂点漆。
惟公具美,历驾前修。
峨峨焉非岳陵之所至,浩浩焉总江汉而为长,故能击水三千,搏风九万,排天阙而俯视,掩浮云而上征。
皇帝甄名挺圣,河洛有徵,握衡含枢,奄一时夏。
利建藩屏,固叶深根。
郕霍酆郇,方周启祚。
封公为安成王食邑二千户,允同卫叔,赐宝器于商郊,殊异应侯,戏桐圭于汾水,乃公为平西将军荆州刺史,楚之对齐,屈完引城池之固;
荆之比宋,墨翟陈辇路之殊。
品金作贡,不异淮海,珠玑犀象,又无求于晋国
况以云梦九百之宏侈,章华三休之巨丽。
公御烦以寡,居高而降,执冲虚之道,无矜满之情。
其为政也,庄敬足以范物,慈惠足以庇民,刚毅足以威暴,清贞足以励俗。
天监十七年薨,春秋四十有五,凡我庶民,窃亲高义,况复祗承帝命,来仕王家,兔园晚春,叨从者之赐,高唐暮天,而奉作赋之私。
常惧庆云之惠不酬,而摇落奄至。
岂谓经尘之效莫展,而峻极先颓,思所以立言贞石,贻厥长世,铭曰:
昔在文韶,五贤二圣。
汉藩魏屏,微风不竞。
于赫我梁,德符姬姓。
康王康叔,异时同盛,爰自妙年,令问不已。
一孝一悌,实行始。
义府文场,词人髦士。
波澜莫际,墙仞难窥。
用兹先觉,道此后知。
德大心小,居高志卑。
再握不倦,三吐忘疲。
飞龙在天,肇基宛渎。
地犹小胏,民同世复。
皇情眷正,属难推觳。
允矣宗英,移藩改牧。
谁谓路永,江汉已浮。
彼苍不惠,遽反成周。
川迥溯轴,涂引归旒(《艺文类聚》四十七)
北巡赦文 五代十国 · 刘皓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
自古圣帝明王。
开基创业。
辑宁庶汇。
康济四方。
行宽大之恩。
不遗遐迩。
布含宏之德。
无隔华夷。
顷属前朝季年。
中原失驭。
蒸黎板荡。
宇县分离。
寰区为戎虏之乡。
宫阙作腥膻之地。
百万家之生聚。
俱陷虎狼。
数千里之人烟。
顿成荆棘。
朕属兹多难。
思庇生民。
悯晋祚之覆亡。
愤胡尘之纷扰。
繇是痛心疾首。
跃马提戈。
慕大业于高光
起义师于汾晋。
匈奴运尽。
魁首天亡。
残孽遗妖。
奔巢走穴。
继平凶丑。
再造乾坤。
尽复诸华。
不失旧物。
顾惟眇质。
宠灵。
怵惕于怀。
忧勤在念。
朝野乱离之后。
国家开创之初。
每虑德泽未优。
照临尚狭。
惧一夫之不获。
恐一物之乖宜。
思济艰难。
靡遑宵旰。
大河之北。
易水之南。
久困兵戈。
聚成疮痏。
男孤女寡。
十室九空。
念此兴怀。
潸然出涕。
近者北地州府。
相次归明。
睹千里之坦夷。
显群心之忠顺。
今则方当展义。
爰用省方。
宜宏及物之恩。
用广惟新之泽。
邺都管内及邢洺慈相卫镇深赵贝冀博沧景德易定祁泰等州管内应见禁罪人。
十月五日昧爽巳前。
巳结正未结正。
巳发觉未发觉。
常赦所不原者。
咸赦除之。
契丹为患巳来。
逆虏所至之处。
劫掠之外。
杀害实多。
方布仁慈。
岂限存没。
河北曾经契丹杀害处。
所有无主骸骨。
并仰所在长吏
勤加指挥
收敛埋葬。
其有官员将吏。
殁于王事。
及曾被契丹胁从指使。
反遭杀害者。
并可搜访逐人子孙。
及亲嫡骨肉。
具名闻奏。
当与量材任使。
必令存济。
舍过录功。
方务含垢。
捕亡服叛。
惟切推诚。
契丹节度使麻答。
见在定州
自前曾输款诚。
欲来归顺。
巳降诏谕。
想计闻知。
当俟倾心。
别加殊渥。
幽燕瀛莫。
旧属蕃戎。
惟彼生灵。
久遭屈辱。
知军民愤激。
志愿归明。
苟能密设机谋。
审图祸福。
必然成事。
终享功名。
上郡雄藩。
当用酬奖。
镇州杀僇契丹之时。
军人百姓。
并立勋效。
其军都将校员寮。
巳行恩泽。
访知百姓斗敌之际。
死伤甚重。
听闻巳来。
伤叹尤切。
其逐人本家。
宜令本道常加优恤。
向者有汉地诸色人员。
契丹北徙。
未能归还。
去国离乡。
益加悯念。
其本人骨肉。
仰所在存恤。
倍加安抚。
先有诸色人曾伏事著契丹官员者。
一切放逐稳便。
所在不得动摇。
于戏。
上天悔祸。
黔首爱生。
敢忘兢慎之心。
冀合升平之运。
凡在黎庶。
当体朕怀。
东京大赦文 五代十国 · 刘皓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
王者兴膏雨之师。
所以荡瑕秽。
下哀痛之诏。
所以吊伤夷。
朕顷自晋朝
俾乂并土。
属戎夷兆乱。
致干戈日寻。
每怀如燬之忧。
尝竭扶颠之力。
旋以金行失驭。
天骄纵暴。
北陷河塞。
南踰官渡。
盗据宫阙。
淩辱衣冠。
蹂践我京畿
虔刘我生聚。
田不易垄。
人不聊生。
犬羊布于四郊。
腥秽闻于千里。
人既思主。
朕实疚心。
遂乃建彼义旗。
整斯戎辂。
雪万民之枉抑。
期九土之和平。
求理之端。
惟刑是恤。
况时当养物。
仁在好生。
爰覃解网之恩。
用广泣辜之道。
天福十二年六月十五日昧爽巳前。
道州府见禁人等。
巳结正未结正。
巳发觉未发觉。
除十恶五逆外。
其馀罪无轻重。
咸赦除之。
三司地征。
六营军费。
素悬数额。
皆有限程。
但以兵革屡兴。
旱蝗相继。
盖督吏不能开许。
致疲民无以供输。
苟不蠲除。
转成困敝。
天福十一年巳前。
道州府应系残欠税租。
并特除放。
朕昨夙驾河汾。
薄狩陕虢。
洎及京邑
周览神皋。
禾黍废为閒田。
墙屋毁为平地。
凄凉满目。
指顾伤心。
且农夫不耕。
廪食何取。
蚕妇不织。
府帛何输。
言念流离。
谅宜矜恤。
况朕顷在藩翰
备谙稼穑。
自临大宝。
首念苍生。
常久困于蕃戎。
欲尽蠲其租赋。
又以干戈未弭。
士马方繁。
月无见粮。
岁无常给。
特于经费。
须此减除。
其东西两京畿道契丹蹂践暴苦处。
人牛俱丧。
蚕麦不收。
虽近复田园。
固无可输纳。
其东西两京一百里内。
今年夏税。
及沿徵物色。
并与蠲放。
其一百里外。
曾有契丹经过劫掠之处。
委本处官吏躬亲恤问。
如实被契丹蹂践不虚。
其今年夏税。
大小苗子。
沿徵物色等。
各放一半。
京城内。
先遭张彦泽明行拷捶。
劫掠资财。
兼被契丹毁拆屋舍。
括率缗钱。
久属艰危。
并罹残虐。
爰符望幸。
用慰来苏。
京城内今年廛税。
与减一半。
雨露之恩。
岂宜有閒。
文武之吏。
咸与维新。
应内外臣寮及京百司并诸官吏将校等。
各具名衔申奏。
当与加恩。
应有契丹除授诸道节度观察防禦团练使刺史
令录宾寮将吏等。
并各安职任。
不议改更。
勉思共理之规。
更俟维新之命。
或曾经谪宦。
又念投荒。
苟亡恻隐之恩。
何示照临之德。
应巳前贬降官。
未量移者当与量移。
巳量移者便与叙录
应该徒流者与放还。
近因猃狁猖狂。
萑蒲充斥。
交相劫剽。
不问官私。
遂令王事之人。
空有系官之数。
应属省务局钱谷。
曾经契丹及草寇般擎处。
据巳勘到实数。
三司具指实条奏。
当议别有指挥
应系欠省司钱物。
尚令逐处徵催。
全放则因便生奸。
加罪则困穷可悯。
宜下三司
据见有家业抵当外。
如实无充折者。
特贷馀生。
更无任使。
亡命不逞之徒。
残民蠹物之类。
或隐藏山谷。
或畏惧典刑。
及今日巳前结集为非者。
并不问罪。
仍令所在长吏
丁宁晓谕。
如愿在军都者。
量材安排。
如不愿在军都者。
即任归农业。
与限两月。
明示招携。
如限满依前结集为非。
不议宽恕。
即严加捕捉。
复罪如初。
浚都重地
汴水名区。
控襟带于八方。
便梯航于万国。
眷言王气。
允称皇居。
汴州宜仍旧为东京
朕以肇兴宝历。
克嗣炎精。
遐追雍雒之宏规。
仰仗高光之盛烈。
其国号宜改为大汉。
朕始事晋。
以至开国。
虽易服建号。
固有通规。
念旧怀恩。
未忍改作。
其年号仍旧称天福。
于戏。
帝王之道。
亭毒为先。
黄老之言。
清静为本。
用示涤瑕之典。
宜敷作解之恩。
矧惟临驭之初。
方属艰难之运。
当欲尽除疾苦。
渐致康宁。
用遵置器之方。
庶减纳隍之虑。
凡在遐迩。
宜体朕怀。
婺源诸县制置新城 南唐 · 刘津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七十一
伊古之制。列爵惟五。
分土惟三。暨周失九区。
秦并百二。汉魏以降。
晋宋以来。何其不然也。
盖皇王之道渐抑。强霸之政荐隆。
得之者三术并施。成之者七德并用。
于是或建邑以抚俗。或设垒以保民。
当戎战之时。委筦榷之务。
或便以漕运。或利以赋税。
故不束于教。而随时之义。
易简而治者也。迨于亡隋失德。
伪夏僭图。我唐拨略乱基。
肇载天符。提神剑而扫清芜秽。
垂衣裳而治服华裔。应顺天人
车书文轨。三百年之皇衢坦荡。
二十圣之帝业巍峨。颁正朔于八荒。
列股肱于十郡。永思偃武
常获承平。岂期王政初微。
鲸波遽作。乃诸侯方轨。
宗社陆沉。故知天未绝唐。
必将有主。潜栖我土。
晦伏齐吴。避强数纪之间。
建迹三分之内。神州兴感。
悲禾黍之离离。龙跃待时。
应图谣之密密。且大业不可以终否。
彝伦不可以久亏。瑞协真人。
祥符王气。由是远辔长驭。
覃思宽仁。詟世扶颠。
独居多算。沉谋逖虑。
众莫能窥。大勋显袭于旂常。
备物毕承于锡命。法尧舜之内禅。
高光之再兴。云龙呈有位之期。
道德耀无私之日。庶民悦服。
咏维新而再贺唐正。裔夏称觞。
望灵光而咸思禹贡。其有盘桓险远。
偃蹇遐。文德不归。
武威定取。帝曰。
先朝昔为失驭。故裂其地。
今既复矣。可以归之。
且非财何以聚人。非人何以求霸。
非霸何以袭皇王之道。乃以国之东裔。
熬天池以为盐。国之南偏。
撷地利以为茗。岁贡数百。
膳五千师。其诸胶漆之财。
玉帛之货。山川之利。
租庸之常。不足纪也。
太和中。以婺源浮梁祁门德兴四县。
茶货实多。兵甲且众。
甚殷户口。素是奥区。
其次乐平千越。悉出厥利。
总而筦榷。少助时用。
于时辖此一方。隶彼四邑。
乃升婺源为都制置。兵刑课税。
属而理之。仆谬以非才。
叨斯皇泽。专兹计干。
任此民戎。制置旧有城池。
近多摧毁。则以境邻东夏
岁积货泉。封略匪遥。
备虞宜固。耻云恃陋。
是曰旷官。爰选三农之馀。
互聚诸县之众。同其力役。
完此城堙。其西建衡山一营。
添新垒三里。其北则筑平蛟穴。
接此蛇城。周环十里。
偫来畚锸。半年之间。
闾阎尽易。雉堞皆新。
启升元二门。建东西两市。
众闻悦办。略不告劳。
曾无鞭叱之声。蔑有⿰(歹延)𣩈之患。
莫不下屏偫庶。上赖燮调。
幸毕厥功。何有其绩。
仆实惭寡陋。又乏讨论。
敢摛鄙直之词。径记岁月之事。
唐升元二年。今上即中兴位。
岁戊戌十月癸丑五日丁巳诸县制置使检校司空刘津记。
高祖实录敕 后汉 · 汉隐帝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二十一
载唐虞之盛。
传彼古文。
明得失之由。
存乎信史。
恭惟高祖皇帝受天历数。
缵汉基图。
戎虏蛮夷。
慑灵旗而内附。
礼乐征伐。
建王道于大中。
功格于上元
化行于率土。
将欲示其轨范。
约彼春秋。
高光纪圣之书。
续班马记言之典。
废而不举。
阙孰甚焉。
左谏议大夫贾纬左拾遗窦俨右拾遗王伸等。
才学渊深。
论辩锋起。
分职方提于直笔。
编年允属于鸿儒。
宜令同修高祖实录呈进。
宰臣苏逢吉监修
范舍人还朝1177年6月 南宋 · 陆游
 创作地点: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慈姥岩
平生嗜酒不为味,聊欲醉中遗万事。
酒醒客散独悽然,枕上屡挥忧国泪。
君如高光那可负,东都儿童作胡语。
常时念此气生瘿,况送公归觐明主。
皇天震怒贼得长,三年胡星失光芒。
旄头下扫在旦暮,嗟此大议知谁当。
公归上前勉画策,先取关中河北
尧舜尚不有百蛮,此贼何能穴中国。
黄扉甘泉多故人,定知不作白头新
因公并寄千万意,早为神州清虏尘。
皇德颂 隋末唐初 · 李世民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四
厥初造化。
人伦既兴。
乃建君长。
司牧黎烝。
肇自爻画。
爰代结绳。
轩昊既谢。
唐虞以升。
后隋德衰。
顺时革命。
三季之末。
干戈是争。
赫矣神武
经期作圣。
下括九围。
上齐七政。
业统文武。
勋迈高光
何险不济。
何患不攘。
士女绥悦。
篚厥元黄。
斯物之至。
昭于我王。
我王覆育。
资生怀造。
配尧登唐。
方周在镐。
翕受敷施。
明徵定保。
允迪厥德。
惟清帝道。
帝道钦明。
天下和平。
三时不害。
百谷以成。
我庾斯积。
如坻如京。
既富而教。
讼息刑清。
明明天子。
令闻不巳。
百姓为心。
万邦在己。
家赖宽政。
朝称多士。
齐一华戎。
混同书轨。
东池溟渤。
西苑隅邱。
八蛮职贡。
六狄怀柔。
至德潜洽。
元化旁流。
日慎一日。
虽休勿休。
先天不违。
灵物效质。
丹羽仪韶。
翠黄承辔。
甘露零草。
祥风应律。
嘉禾醴泉
比焉自出。
符瑞见兮焕图书。
坛场设兮望銮舆。
至人忘己体冲虚。
凝神姑射厌宸居。
厌宸居。
叶冥契。
龙驾升兮邈遐逝。
垂元范兮光来裔。
与元象兮长昭晰。
飞英声兮越三代。
永锡祚兮万亿载。
上乡邑增贵表 初唐 · 僧玄奘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六
沙门元奘言。窃闻鹑首锡秦。
上帝兆金城之据。龟图荐夏。
中畿启玉泉之窥。是知灵贶所基。
皇猷显属。昌诵由其卜远。
高光所以阐期。允迪厥猷。
率遵斯在。伏惟皇帝皇后揆物裁务。
悬衡抚俗。即土中之重隩。
递虞巡而驻跸。因旧制之瑰伟。
镐京而建郛。仍以卑宫载怀。
改作劳于曩役。驭奔在念。
轸居逸于晨兴。自非折中华夷均一徭输。
岂能留连圣眷。涣汗纶言。
是以令下之初。山川郁其改观。
拓制爰始。烟云霏而色动。
飞甍日丽。驰道风清。
神祇肸蛮。彝伦郁穆。
若赋武昌之鱼。乐迁王里。
争企云亭之鹤。愿奉属车。
既小晋郑之依。更褊刘张之策。
前王龌龊。丰洛递开我后牢笼。
伊咸并建。麟宗克茂。
鼎祚惟远。自可东宴平乐
西临建章。伫吹笙而驻寿。
秉在藻而流咏。荡荡至公。
巍巍罕述。元奘散材莫效。
贻惧增深。但三川之郊。
猥沾故里。千载之幸。
郁为新邑。荜门虽翳。
刍命犹存。喜编毂下。
匪惭关外况光宅之庆。遐迩所同欢。
圣上允安。庸微所特
不胜喜抃之极。谨奉表陈谢以闻。
太宗文皇帝 唐 · 张文琮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二
赫矣神武,继期作圣。
下括九围,上齐七政。
业统文武,勋迈高光
何险不济,何患不攘。
士女胥悦,篚厥元黄。
斯物之至,昭于我皇。
我皇覆育,资生怀造。
配尧登唐,攘周在镐。
翕受敷施,明徵定保。
允神厥德,方清帝道。
帝道钦明,天下和平。
三时不害,百谷以成。
我庾斯积,如坻如京。
既富而教,讼息刑清。
请封禅表 初唐 · 长孙无忌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六
臣闻阴阳不测。
陶冶生灵之谓神。
道德元通。
仁育黎元之谓圣。
圣也者。
自天之攸纵也。
神也者。
代天之理物也。
是以惟天称辟。
灵心作其会昌
惟辟奉天
至诚表其封禅。
升中之道。
抑斯之谓欤。
繇是先王急焉。
当仁不让。
景中必熭。
时至则行。
务在告于成功。
故无俟于终日。
伏见纶旨。
辞远役之初宁
缓此嘉期。
托俟人之逸豫。
岂容前歌拔拒。
戢武之后辞劳。
拓境开疆。
太平之秋有勌。
诚如睿虑。
未昭百姓之心。
假此空言。
实乖千里之应。
臣等伏膺麟阁。
纵观太始之初
沉研鸟文。
历选橧巢之上。
悠悠栗陆。
未辨牺牲。
淼淼大庭。
孰知樽俎。
衮衣为饰。
尚报大帝之功。
茹毛充荐。
轻展介邱之礼。
西叙穷乎积石。
东渐迫乎沧江。
化未覃于九夷。
贡有阙于三脊。
犹且范围天地。
斡运羲舒。
扬翠旌于奉高
抚朱弦于岱岳
迓百神而宾上帝。
契三灵而谒大坛。
玉牍灵文。
飞英华于万古。
金绳秘检。
腾清辉于八埏。
是知纪号垂名。
崇高莫加于肆类。
推功辑瑞。
广厚莫大于登封
若乃灵贶所集人谋允洽。
虽固执于撝谦。
谅无得而辞也。
伏惟皇帝陛下研精探赜。
神无不照。
唯几所鉴。
洞出象帝之初。
先天成则。
超贯混元之际。
繇是大明扬彩。
丽雕轩以再中。
景宿腾辉。
藻璇题以霄映。
奔山车而叠轸。
促日驭之鸣銮。
跃泽马而相趋。
徵天驷之徐轫。
烟川清野。
蓄泄于奕奕之阿。
薰风警途。
扇荡于云云之峤。
其冥兆也如彼。
其显应也若斯。
而陛下因事逡巡。
方稽大典。
使尊名显号。
韬光于丰碑。
绝异殊尤。
沮绚于琼。
孰谓畏天之命。
顺人之欲者欤。
率土悽悽。
深所未喻。
臣又闻之。
游海若者。
冯夷之宫为陋。
泰山者。
鲁侯之邦盖小。
是知绛霄不极。
九垓网络于胸中。
赤县无涯。
四海囊括于度内。
何者。
升山巢睫。
窃比所以悬殊。
朝菌灵椿。
长短自然相度也。
若夫大乐云替。
封豨盗钟。
大礼既湮。
长鲸裂冕。
酌抚石于无体。
均天之响郁兴。
采扫地于无形。
禋宗之道逾劭。
女希惭其创制。
轩后归其正名矣。
至若比屋见诛。
农夫化为京观。
禀噍无类。
刍牧穷于染锷。
重兴粒食。
颂栖亩之馀粮。
首建骖騵。
咏徒行之兼乘。
则农皇贬于推毂。
羲氏退以扶轮矣。
既而凝旒阐化。
中外禔福。
负扆胜残。
飞沉遂性。
亭育侔于宇宙。
就望体于云日。
其德以难名。
用其功而无谢。
故乃邈高辛之顺义
颛顼之疏通矣。
加以刑清政肃。
委金科而罔施。
毁犴空囹。
设画衣而莫犯。
通关梁于夐服。
共苑囿于黎蒸
击壤而谣。
传清音于戎狄。
耕田而食。
建可封于皂隶。
外户设而不扃。
神兽驯而靡触。
故以光融伊帝。
景焕虞庭。
至于卑宫菲膳。
孝享通于鬼神。
大路越席。
致敬极于严配。
黄屋建三辰之旂。
垂范裕于千祀。
元冔垂九旒之藻。
设法悬于万代。
小正调其玉烛。
应祥而不亏。
中天朗其金镜。
与真明而同晷。
则文命以是伏膺。
元王于兹负笈矣。
洎乎剪商除害。
夷项垦灾。
戮冀野而复皇猷。
诛畴华而清帝道。
提倚天之长剑。
拯涂炭于游魂。
挥驻日之雕戈。
畅怀生于仁寿
则骇文武之仍代。
高光之累叶矣。
诠彼数君。
时闻一善。
能兼之者。
归仁圣。
若乃提封海外。
总一寰中。
日域穷芳华之津。
月竁跨濛波之表。
欣欣面内。
并为冠带之伦。
飘飘驾风。
总萃王庭之会。
赆北荒之明月。
天府以摛光。
南州之火毛。
鬻旗亭而吐曜。
龙伯钓鳌之旅。
咸编列于武臣。
凤洲君子之渠。
各委质于文吏。
斯乃书契之所未睹。
超古先而绝类矣。
窃惟域中三大。
义均一体。
感通繇乎影响。
弥纶切乎交际。
是知德逾厚者贶逾深。
功尤高者祥尤著。
当今皞穹储祉。
浃天纮以宅心。
后土锡符。
总坤维而服化。
繇是百官累息。
万国耸神。
佥发叩阍之请。
伫副上灵之望。
伏愿时纡睿绂。
远振天声。
徵鸿儒。
聘鲵齿。
考逸义。
缉遗编。
摭秦煨之逸文。
采鲁壁之馀蠹。
酌云经而定议。
宪河图而缮仪。
然后玉路乘
金镳肃景。
五牛翻其析羽。
六龙辉其镂钖。
鼓丰隆而警翠微。
振列缺而清绿野。
凝笳发岫。
合万岁于山言。
飞盖登峦。
错五松于林秀。
登圜坛而接武。
降曜魄而齐尊。
俾夫一代衣冠。
寘其名于册府
四方夷狄。
凿其窍于灵宫。
则普天欣赖。
怀生再造。
朝闻夕死。
抃若登仙。
臣等深荷玉成。
不胜至愿。
重竭愚瞽。
昧死以闻。
高祖 初唐 · 朱敬则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七十
王业不同。其来尚矣。
若乃待辛癸之禅。汤武不得称仁。
要西伯之资。高光无由济世。
或宁乱以得志。或兴祸以取威。
遭遇虽殊。天命一也。
宣帝聪豪明允。博学洽闻。
敏而好谋。宽而能断。
其未得志也。服勤王事。
夙夜在公。知无不为。
刍牧必履。取信严主。
所谓能臣也。及勋德日隆。
雄材渐著。权略不世。
合变如神。受命崇华。
竭股肱于明帝。忍死嘉福。
遂无君于冲人。所谓奸臣也。
及内难既平。外寇斯殄。
威力翕赫。指麾风飞。
遂乃临神器以徘徊。戮公族以顾望。
大业初构。人望斯存。
若格以名神。请罪不暇。
归诸天命。则前代有辞。
美哉未尽善也。且成汤之在世。
行仁以动诸侯。文王之处殷朝
好让以怀邻国。高祖以豁达容物。
光武以长者得人。未有专仗阴谋。
每行诡计。寄何晏以鞠狱。
李胜以谬言。请战以见威。
指水以表信。乞襦不与。
惧有陈恒之讥。封墓释囚。
不嫌武王之事。愧情负理。
掩耳避声。狼顾以噬魏人。
狐媚以取天下。亦前史所丑也。
泸川都督王湛神道碑684年2月 初唐 · 杨炯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九十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汉高祖应天顺人。祭蚩尤于沛庭。
斩大蛇于丰泽。则丰沛之豪杰乘于云矣。
惟汉光武龙飞凤翔。举新市之八千。
破王寻之百万。则南阳之佐命动于天矣。
高祖神尧皇帝以唐侯而建国。从晋阳以起兵。
协和万邦。光宅天下。
太原之衣冠有大勋矣。公讳
字怀元太原晋阳人也。
十一代祖卓。给事中
常山公主河东汤沐邑
因家焉。葬于长寿县
故乡有太原之号。皇业伊始。
公以中涓从事赐田鄠杜间。今为雍州人也。
昔武王定于下人。太子宾于上帝。
基丰镐而开国。籍神仙以命氏。
霸则司徒所让位。天子所不臣。
昶则孝弟于闺门。务学于师友。
岂直横江斩将。南登建业之台。
玉食金沟。北徙邙山之宅。
自兹厥后。数百年间。
国移三统。周人共推其代禄。
家徙五陵。汉朝不易其冠冕。
曾祖迈。后魏中书侍郎彭城王府司马
周春官大夫都督晋阳侯。祖亮。
本州主簿司水上士。隋赠信州刺史
太名革于东魏。天命集于西周
宗伯所以辨其仪。林衡所以平其守。
父绰。秦孝王府掾仁寿宫监离石郡通守晋阳侯
皇朝石州刺史。逆贼刘武周攻陷郡城。
因而遇害。赠代州总管
谥曰烈侯。礼也。
天造草昧。王业艰难。
周师才至于太原兵遂入于离石
负户而汲。不能西戎之祸。
析骸而爨。不能解南楚之围。
仁者杀身以成名。君子有死而无贰。
公承圣贤之末代。属丧乱之宏多。
天子乘舆。方靖秣陵之气。
诸侯斧钺。莫救骊山之烽。
国有命而何言。邦无道而斯隐。
大业之季。本州察孝廉
非其好也。高祖乃操斗极。
拜图书。再驾临于孟津
五星合于东井。公解衣而济。
策杖而行。郦食其之长者。
汉祖而长揖。袁曜卿茂才
见曹公而不拜。从平霍邑
授紫金光禄大夫。入长安
左光禄大夫。历丞相相国二府典签参军事
高祖受禅。擢为通事舍人通直散骑侍郎
封金水县侯食邑七百户。
稍迁虞部郎中。丁烈侯艰去职。
寻起为陇西别驾商鄜二州刺史上柱国荆州大都督府司马冀州刺史其封邑。
誓以河山萧相立功于万代。
留侯决策于千里。愿持一郡。
洛阳之任耿纯。兼摄八州。
江都之拜陶侃龙朔三年
使持节东督泸荣溱珍四州诸军事泸州刺史江阳县地
泸水提封。参伐下而为益州
岐山上而为井络。尺兵再戢。
黄昌两日之歌。槃水斯来。
景伯三年之化。功成露冕。
岁及悬车。叹疏广之知足。
祁奚之请老。乾封二年
上书乞骸骨。诏公禄赐同京官。
仍朝朔望。天子历吉日。
协灵辰。郊上元
祀清庙。诏公行太尉事。
国之大事。摄在有司。
苍璧黄琮。六玉以昭天地。
路鼓阴竹。九变而祠祖考。
名遂身退。居常待终。
山川则偫望并走。星象则中台夜坼。
春秋九十有三。以咸亨三年七月十七日
薨于京师永崇里。谥曰敏
丧事官给。赐物三百段。
米粟三百石。葬日车服往还。
有司监护。公幼偏罚
毁瘠过人。八岁读诗至无母恃。
废书恸哭。呕血数升。
逮事继亲。孝闻州党。
恩深母子。比王元之事亲。
梦感夫妻。等衡卿之至孝。
年才一纪。有若成人。
吏部薛公。见而称叹。
颍川司马德操。早知刘廙
谯国之夏侯泰初。深叹乐毅
兵次霍邑。力战有功。
高祖嘉之。赐良马一匹。
进围京城。为伏弩所中。
高祖临视。赐物三百段。
流血及屦。未绝鼓音。
左轮朱殷。岂敢言病。
武德之始。奉使岭南
冯盎等稽首称臣。献琛奉贽。
舍人薛卓。遇害北庭
诏公责问。单于谢罪。
赐黄金五十斤。杂䌽二百段。
南踰涨海。北渡阴山
大中大夫尉佗之黄屋。高车使者匈奴之铁券。
离石之难也。枕干而寝。
见星而行。号泣不绝声者千里。
水浆不入口者数日。同武陵之任袭。
入搆诸羌。异河内张武
空持遗剑。吴远由其得铭。
王裒以之攀柏。冀州境内。
旧多淫祀。褰帷按部。
申明法禁。诏书迁秩
百姓攀车。立庙
树碑颂德。亦犹栾巴典郡。
山鬼潜移。张禹牧州。
江涛不起。公出身六十载。
遗爱二十州。遂罢方岳之官。
仍居上台之位。始于拨乱。
伊尹之辅成汤。终于太平。
轩辕之得风后。然后拂衣高蹈。
躬览载籍。著遗诫十八章。
盛行于代。法文王周易之变。
尼父孝经之篇。穷性命之理。
尽天人之际。庄周著论。
也若浮。史佚立言。
殁而不朽。越文明元年二月十七日
陪葬于献陵。礼也。
长子朝散大夫扶风遐观等。生刍一束
泣血三年。不踰圣人之礼。
能行大夫之孝。京兆载开其新阡。
昆吾用昭其旧德。百年宫室。
宛在章台之东。五校军营。
依然茂陵之下。其铭曰。
昔在汤武。阿衡尚父。
下及高光萧何邓禹
皇天眷命。赫矣高祖
惟岳降神。克元辅
攻城野战。张飞关羽
奇策密谋。荀彧贾诩
始陪营卫。仍参幕府
旌节龙沙轩旗象浦
出临方岳。入调风雨。
也荣。池台钟鼓。
其死也哀。陈兵复土。
孝乎惟孝。无父何怙。
刊石勒铭。永传终古。
次韵康庆之秋雨喜凉书怀五首 其三 宋末元初 · 方回
 押阳韵
补衮据鼎鼐,赐履铭旂常。
流汗每浃背,孰知北窗凉
协力诛楚新,见忌于高光
商山富春,采钓庸何伤。
献从叔当涂阳冰761年冬 盛唐 · 李白
 押词韵第十一部 创作地点: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
引用典故:季布折公卿 鲁连
金镜霾六国,亡新乱天经
焉知高光起,自有羽翼生。
萧曹安𡸣屼,耿贾摧欃枪。
吾家有季父,杰出圣代英。
虽无三台位,不借四豪名。
激昂风云气,终协龙虎精。
弱冠燕赵来,贤彦多逢迎。
鲁连善谈笑,季布折公卿
遥知礼数绝,常恐不合并。
惕想结宵梦,素心久已冥。
顾惭青云器,谬奉玉樽倾。
山阳五百年,绿竹忽再荣。
高歌振林木,大笑喧雷霆。
落笔洒篆文,崩云使人惊。
吐辞又炳焕,五色罗华星。
秀句满江国,高才掞天庭。
宰邑艰难时,浮云空古城。
居人若薙草,扫地无纤茎。
惠泽及飞走,农夫尽归耕。
广汉水万里,长流玉琴声。
雅颂吴越,还如泰阶平
小子别金陵,来时白下亭。
群凤怜客鸟,差池相哀鸣。
各拔五色毛,意重泰山轻。
赠微所费广,斗水浇长鲸。
弹剑歌苦寒,严风起前楹。
月衔天门晓,霜落牛渚清。
长叹即归路,临川空屏营。
咏史(下) 其二 荀彧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河济太山犹是汉,匆匆把作贼关中
久知天下无刘氏,不料人间有孔融(自注:董卓乱后,群雄横裂,献帝远留长安,在贼手如孤雏。是时文若谓汉已亡,故以高光事劝操。及献帝东归,天下犹有推戴,又劝曹操挟之。此时文若非有无汉之心,然迁许之后,政在曹氏,堂陛不立。文若虽不忘大义,然始者交浅言深,驷追不及,欲遂从,而孔文举扬袂正言于其间,故依违去就,立正邪之中,十有馀年。一日董昭发议,良心不灭,率尔而对,狼狈以死。君子不观荀文若之颠沛,安知诸葛孔明躬耕隆中,不求闻达,三顾而后委身之为贵哉。)
李予坚铭 北宋 · 孔武仲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九五、《宗伯集》卷一五
汉熄复炎,后荧欲灭。
顺桓之际,统纪三绝。
乾蹇坤摇,上下倒植。
惟公之才,丙、魏、萧、曹。
不生自先,乃此之遭。
又居大位,以弱戡豪。
莫私女谒,莫强宦寺
太后主断,后兄梁冀
更倡迭和,枭磔虎视。
以臣立君,又事最难。
公提肝胆,触战其间。
群凶侧目,掣后冲前。
而公不回,益秉仁义。
桓桓为仁,烈烈为气。
危言鲠论,如处平地。
屡挤得出,乃不息犯。
万岁之声,以惊投撼。
屹然奇表,终坠一剑。
贤者死生,系国存亡。
犹人有气,正伏邪强。
四体僵仆,内隳肺肠。
自公之殁,汉亦随绌。
高光之业,当涂所夺。
彼为不善,身毁名阏。
惟公赫赫,如日经天。
史载其光,德行有篇。
诗以嗣之,于千万年。